本会体制
巴色差会是由瑞士及法国的改革宗和德国南部的信义宗热心宣教之信徒所组织的。巴色差会的宣教士绝大多数来自信义宗的背景,但差会本身深受德国敬虔运动(Pietism Movement)的影响,向来强调教会合一,淡化宗派色彩。他们的目标是传扬福音,领人归主,不太强调宗派的归属。既然巴色差会本身在组织上包括了不同的宗派,主要是改革宗、路德宗与莫拉维弟兄会(The Moravians),它本身就是一个混合而看重实效的组织。
本会体制源自中国巴色会及香港巴色会(后改称“崇真会”)采用长老治会的模式。中国巴色会以长老团治会,可追溯至1861年。当时教会增长迅速,黎立基牧师开始征募成熟会友,组成长老团,他认为是最适合客家教会的体制,这个方式就成为中国巴色会的普遍规例。因为长老治会允许平信徒和教牧人员在治理教会的事上共同分担、负责,同时也使各地方教会彼此之间能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收合作互助的果效。
组织架构
本会组织架构包含四层:支会(堂会), 区会,大会及总会(参上图)。
总会代表教会与政府、差会、合作教会及其他宗派教会联系。大会拥有行政、人事任命、调任、惩戒、巡视及督促区会、支会之责。支会执事会由教牧人员,长老,执事组成,各按各职、互相配搭推展圣工、治理教会。
区会和大会执事会由各支会选派代表组成两年一届的议会中产生,而总会执事会由大会选派代表组成两年一届的总议会中产生。
各级会的最高领袖,由教牧人员及信徒领袖并肩合作共同领导教会:教牧负责属灵的层面,信徒领袖辅助治理会务、拓展圣工。总会的领袖是“会督”和“会长”;大会的领袖是“会牧”和“大会主席”;区会的领袖是“区牧”和“区主席”;支会的领袖是“主任教牧”和“堂主席”(参右图)。各级会都有其责任:总会定教会大方向、大会做决策、区会做协调、支会执行圣工。
支会成立前,称为“宣道所”。其圣工治事由母堂的堂主任教牧领导宣道所的“事工委员会”推展圣工、治理教会。事工委员会主席,由母堂执事会中委派,其他委员由母堂主任教牧在宣道所里灵命成熟的会友中选召委任。
职称的演变
本会在第四届(1949年6月)总议会开始规定会长一职由信徒领袖担任,另设立“总牧”一职。第十二届(1965年)总议会中首次提议总牧转为专职,唯直到1982年才有专职总牧。第廿一届(1983年)总议会通过“总牧”之名称改为“会督”(Bishop),以更符合圣经及今日环境之需要(参提前3:1),及把两年一任改为四年一任。
本会自第一届(1925年)总议会开始,堂会或总会选出的领袖都称为“董事“,直到第廿二届(1985年)总议会通过改称“执事”(Deacon)以符合圣经的名称(参提前3:6,12; 4:6; 罗16:1等等)。
按立女牧师
本会早期很少有女教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本会渐渐有姐妹到神学院受装备,后全时间在教会事奉。1972年本会有第一位女教师。然而,女教师要被按立为女牧师就曾在第十九届(1979年)总议会中提出,但不通过。后又在第廿一届(1983年)总议会再次提出,结果以超过半数通过按立女教师为牧师。本会于1986年6月29日按立第一批(两位)女牧师。
本会特色
- 总会为最高权力单位,会督及会长代表本会参与联合教会、伙伴教会、差会的会议及活动,也在政府及法律面前代表本会。
- 总会制订会章会规,维护信仰立场神学教义的纯正,防止混乱,使整个教会有规则可依。
- 总会负责按立牧师及教师,体现在教义及教制上的统一。
- 会督为本会在牧养及信仰方面的负责人,统领教牧团,并维护信仰立场神学教义。
- 本会以“总会定教会大方向、大会做决策、区会做协调、支会执行圣工”体现肢体相顾、各按各职、互相配搭。
- 各支会以“三自”,即自立、自养、自传为目标。
- 信徒与教牧人员按章程共同管理教会,在出任职务方面男女平等,实践“人人皆祭司”。
- 各大会、区会及支会都有足够灵活性处理其资源及发展。
- 本会各级会的领袖都是以民主公开的方式——提议、附议,投票产生的。
- 本会实行民主谘询协商的制度,在政策拟定、决策和组织都有信徒领袖及教牧的参与,共同寻求圣灵的带领。
礼拜仪式
本会礼仪大部分仿效改革宗,小部分属信义宗,而崇拜的程序完全承接中国巴色会的格式。中国巴色会(包括香港崇真会)受瑞士和法国的改革宗教会的影响,因此不仅在教会体制上仿效长老制,在崇拜礼仪上比信义宗简化得多,并且容许平信徒在崇拜聚会中参与担任主席,领会等。
圣坛及教牧服饰
本会自第七届(1955年)总议会议决,规定教牧人员主日讲道或执行圣礼要穿礼袍。当时是与香港崇真会一致,采用改革宗的“日内瓦袍”(Geneva Gown),即是黑色的大长袍,在喉咙下方有两条下垂白色带子,称“开叉讲道带”(Preaching band)象征新旧两约。后于1985年第廿二届总议会通过,采用与信义宗色彩将教牧黑色大礼袍改为白色加上分别职份(会督=红色;牧师=紫色;教师=绿色)的肩带。
- 对于教牧服饰,会督颜色是朱红色和紫色。其他指定颜色对于其他教牧是允许的。
- 所有教牧在主持圣礼和其他需要场合时都必须穿着大礼袍。
2000年总教牧团应第廿九届总议会提案,进行了多次的商讨后,订定本会的圣坛摆设如右图所示,圣礼台设在中央,讲台在右边和主领台在左边(可伸缩性摆放)。在使用圣坛时需尊重其专属性。圣坛这样的摆设,乃采取信义宗着重圣礼及敬拜的神学意义。